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民生 > 正文

中铁二十二局欠薪4年至今未结,40余名农民工苦苦支撑艰难度日

时间:2025-11-04 09:59:43    来源:独立调查网    

在湖北恩施的深山与山西神池的荒原之间,一条蜿蜒的朔神高速公路串联起两地的风景,也镌刻着四十余名农民工的辛劳与委屈。他们用近十个月的日夜操劳,浇筑起公路的坚实梁体,却在工程竣工四年后,仍未能拿回属于自己的六十余万元血汗钱。中铁二十二局第四工程公司的长期欠薪行为,不仅让农民工家庭陷入生计绝境,更拷问着央企的社会责任与劳动保障体系的执行力度。

千里赴劳:用汗水浇筑基建动脉

2021年深秋,北方的寒意已悄然蔓延至山西神池的建设工地。中铁二十二局第四工程公司作为朔神高速公路1号梁场的施工总承包单位,正为工程进度紧锣密鼓地调配人力。此时,远在湖北恩施大山深处的田世坤,收到了来自该项目的务工邀约。对于常年靠体力谋生的农民工而言,央企承建的工程项目意味着稳定的收入与可靠的保障,田世坤随即召集了四十余名同乡,收拾行囊踏上了千里务工之路。

这支平均年龄近四十岁的农民工队伍,承载着四十多个家庭的生计希望。抵达工地后,他们迅速投入到高强度的施工中。梁体预制是高速公路建设的核心环节,钢筋绑扎需要精准到毫米,混凝土浇筑必须抢在最佳凝固时间内完成,模板支护更要抵御风雨侵蚀。田世坤回忆,施工高峰期正值冬春交替,白天要顶着零下十几度的严寒作业,手指冻得无法灵活弯曲;夜晚常常需要加班赶工,照明灯下的身影在荒原上拉长,直到凌晨才能回到简陋的工棚休息。“最长的时候连续干了16个小时,吃饭都在工地上对付,就想着多干点活,年底能给家里多寄点钱。”一位农民工坦言,父母的医药费、孩子的学费,都是支撑他们咬牙坚持的动力。

2022年6月,经过近十个月的奋战,1号梁场10片梁的预制、安装任务全部完成,工程顺利通过监理单位的阶段性验收。看着自己亲手浇筑的梁体稳稳架设在路基上,农民工们满心欢喜,期待着领取薪酬后返乡团聚。然而,当他们向项目负责人提出结清工资时,却得到了“财务走账有问题,暂时无法支付”的答复。“当时项目上的王经理说,央企流程繁琐,再等等就好,绝不会拖欠我们的工资。”基于对中铁二十二局这一央企品牌的信任,也想着工程已经完工,工资发放只是时间问题,农民工们没有过多争执,陆续返回了湖北老家。

四年煎熬:从期待到绝望的维权之路

谁也没有想到,这次“暂时的等待”,竟成了长达四年的煎熬。田世坤和工友们开始定期联系项目负责人,起初得到的回应还带着安抚,“快了”“正在审批”成为高频词。但随着时间推移,回应逐渐变得敷衍,电话常常无人接听,微信消息也石沉大海。

与此同时,家庭的经济压力如潮水般袭来。农民工周师傅的父亲患有冠心病,需要长期服药治疗,原本指望务工收入支付医药费,可欠薪迟迟不到位,只能四处向亲友借钱,“每次打电话给医院,都被催缴费用,我都不敢跟父亲说工资没拿到”;另一位工友的孩子考上了大学,每年数万元的学费和生活费让这个家庭不堪重负,孩子多次提出要辍学打工,都被他含泪劝阻;田世坤自己则要承担两个孩子的教育开支和年迈母亲的赡养费用,欠薪导致家庭收支失衡,不得不靠打零工勉强维持生计。“这四年,我们就像活在焦虑里,晚上睡不着觉,一想到欠薪就头疼,感觉对不起家人。”田世坤的话语中满是愧疚与无奈。

从2022年到2024年,两年多的等待耗尽了农民工们的耐心。2024年冬天,北方的大雪纷飞,四十余名农民工经过商议,决定远赴北京维权。他们先后走访了国务院国资委、中国中铁集团总部、劳动保障监察部门以及多家新闻媒体。在北京的寒风中,他们守在相关单位门口,一遍遍讲述自己的遭遇,希望能得到重视。“我们不是无理取闹,只是想要回自己的血汗钱,这是我们应得的劳动报酬。”农民工代表在向相关部门反映情况时,声音因激动而颤抖。

农民工们的艰辛维权终于有了一丝进展。2025年1月,中铁二十二局第四工程公司项目负责人王经理与农民工代表进行了面对面协商。经过多轮沟通,双方达成书面协议:公司于协商当日支付50万元薪酬,剩余673902元工资于2025年6月底前结清,28万元加班费同步兑现。拿到盖有公司项目部印章的书面承诺时,农民工们热泪盈眶,以为这场漫长的欠薪纠纷终于要画上句号。

然而,承诺终究成了“空头支票”。2025年6月底,付款期限届满,农民工们并未收到剩余款项。此后的四个月里,他们多次联系王经理及公司相关负责人,得到的依旧是“领导还没批复”“财务正在走流程”“再等等”等敷衍回应,甚至出现了“之前的承诺不算数”的推诿。一次次的希望落空,让农民工们陷入了更深的绝望,“央企都言而无信,我们还能找谁要说法?”

央企失责:漠视法律与社会责任的双重背离

中铁二十二局作为国务院国资委监管的中央企业,隶属于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家基础设施建设的骨干力量。作为央企,不仅应追求经济效益,更应在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社会责任方面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但在朔神高速公路项目中,该公司第四工程公司的表现却与其央企身份严重不符。

从法律层面而言,拖欠农民工工资早已触碰红线。2020年施行的《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明确规定,施工总承包单位对农民工工资支付负总责,不得以“走账问题”“流程繁琐”等理由拖欠、克扣农民工工资;对拖欠工资的企业,将依法责令限期支付,逾期不支付的,需向劳动者加付应付金额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赔偿金,并可能被列入拖欠农民工工资失信联合惩戒对象名单,在市场准入、招投标、资质审核等方面受到限制。

此外,《劳动法》《劳动合同法》均明确规定,工资应当以货币形式按月支付给劳动者本人,不得无故拖欠。中铁二十二局第四工程公司作为具备合法资质的施工企业,不可能不知晓相关法律规定,却长期拖欠工资,违背书面承诺,其行为已涉嫌违法。

从社会责任来看,央企肩负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保障民生的重要使命。国务院与国资委曾多次发文,要求中央企业带头解决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对恶意欠薪行为保持“零容忍”。近年来,国家更是建立了工资支付监控预警平台、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等一系列保障机制,目的就是让农民工劳有所得。但中铁二十二局第四工程公司却让这些制度形同虚设,以“财务流程”为借口拖延支付,以“请示领导”为由敷衍塞责,本质上是对农民工劳动价值的漠视,对社会责任的推卸。四十余名农民工的背后,是四十多个家庭的生计,央企的失信行为,不仅让这些家庭陷入困境,更损害了中央企业在公众心中的公信力,影响了社会的和谐稳定。

期待这起欠薪事件能得到圆满解决,让田世坤等工友早日卸下重担。更希望通过这一个案的解决,推动农民工欠薪治理迈上新台阶,构建起“不敢欠、不能欠、不想欠”的长效机制,让每一位劳动者的付出都能得到公平回报,让劳动尊严得到充分彰显,让公平正义的阳光照亮每一个奋斗者的前行之路。

原文来自搜狐:https://www.sohu.com/a/950562277_121911521,本站标题有所改动。

编辑:李辉

凡本网注明“XXX(非独立调查网)提供”的作品,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其真实性负责。

特别关注

民生推荐